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海西新闻 | 海西频道 | 循环经济 | 历史海西 | 文化海西 | 昆仑文化 | 魅力海西 | 和谐海西 | 文明海西 | 海西宣传 | 行走海西 | 生态海西
  通知公告 | 百姓关注 | 便民资讯 | 健康生活 | 他山之石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无标题文档
察汗河杜鹃花扮靓青山绿水
海西州:去年“青洽会” 招商项...
海西州教育事业呈健康快速发展...
海西大力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工作
现在的位置:
海西新闻网老版稿子11111
站内检索:
都兰多元产业“闯”新天地
来源: 柴达木日报
发布时间: 2014-06-18 18:17:06
编辑: 崔永焘

  青海新闻网讯  以前四处打工的都兰察汗乌苏镇西星村村民解青邦,自去年到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上班后,不但成了让姐妹们羡慕的技术员,还在合作社承包了兔棚,一年的收入比以前外出打工的时候翻了好几倍。

  现在的都兰人已经不是仅仅依靠枸杞发展特色产业。近日,记者来到都兰县几个特色养殖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成棚的獭兔,成群的毛驴和福牛。养殖户信心满满,市场前景都非常好。都兰县面对挑战、压力和机遇,从传统单一的枸杞产业到特色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特色养殖业“闯”出了特色产业新天地。

  在都兰县聚鑫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永刚告诉记者,公司把发展模式定位成“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对村民免费提供种兔、场地及养殖技术培训,在村民养殖技术成熟后,公司与村民签订养殖合同,村民所得利润则按合同规定提取。这种准确的定位在为公司赢得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附近村民发展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共赢的目标。解青邦正是得益于这种模式,承包了兔棚,她说:“我承包獭兔棚不需要支出一分钱,每年给公司交八批獭兔,一年的利润就是十万元。”范永刚说:“我们把一切保障给村民做好,村民只是专心饲养好兔子。养殖期间万一发现疫情的话,所有的损失由我们来承担,养殖户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在都兰县察汗乌苏镇西建村养驴基地,200多头膘肥体壮的毛驴悠闲地在棚舍里嚼着饲草料。村党支部书记韩国云说,养驴基地得到了州、县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扶贫资金占到项目总投入的一半以上,达135万元,去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目前,合作社已经和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后正在酝酿建厂计划,并承诺给合作社的每头生产母驴补贴500元。合作社负责人张成元说:“这个合作社带动了周边三个村,三个村每年可以分红12万多元。现在驴粪也成了宝,有买家按一方70元全部订购了,仅这两项三村村民就可实现户均增收900元。”

  除了獭兔和毛驴,福牛养殖也是特色养殖业中的亮点。据了解,这种牛不但肉质好,而且便于农户养殖,风险非常小。为扎实推进柴达木福牛体系建设,县福牛办积极帮助农牧民群众落实资金,加快核心群建设、基地建设,同时解决贷款资金、技术培训等问题,养殖数量快速增长。去年,德令哈洋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德令哈昆仑圣牛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每头1万元价格收回柴达木福牛犊32头,养殖户受益32万元。

  都兰县扶贫开发办主任刘海龙说,近年来,都兰县依托扶贫资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如今已具有一定规模,在大幅度增加养殖户收入的同时,也被当地农民普遍认可。下一步计划在特色养殖上继续扩大规模和投资力度,辐射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特色养殖中来。记者了解到,目前都兰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靠特色养殖走上致富路,政府为了鼓励广大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帮助农牧民办理小额贷款,并请专家走村入户传授养殖技术,进一步促进农牧民致富。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柴达木音乐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海西州党建网
海西州政务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海西州旅游局
海西州工商业联合会
柴达木农业信息网
海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海西州教育局
海西残疾人联合会
海西长安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