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海西:在瀚海奏起共享的和声
来源:柴达木日报
作者:刘法营
发布时间:2016-05-23 14:15:01
编辑:雒婷

  青海新闻网讯 在推开“十三五”大门的那一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就凝心聚力发出“两个率先”的强音。要在“十三五”的里程中,在全省率先两年实现整体脱贫,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声震瀚海戈壁的大音稀声,亮出了海西州把共享做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取向。

  这面对诸多挑战的负重前行,彰显出海西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信念。

  正因有了这样的发展价值取向和信念,海西州饱含“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两个率先”,才凸显共享的深情厚意,才充满矢志追求的底气和张力。

  共享,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重在“分好蛋糕”,共享发展成果在戈壁深处托起民生福祉。

  从广袤的瀚海戈壁走来,海西州依托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凭借柴达木盆地作为我省开展循环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同时,一项项让海西各族群众普遍受益的“福祉工程”,化作汩汩甘泉,浸润在戈壁大漠的深处,萌发出一派希望与活力。

  “没有精准扶贫,就没有我们中村由穷变富的今天。”乌兰县柯柯镇中村党委支部书记雷有德在谈及中村短短几年的巨变中充满感慨。

  距离县城十余公里的柯柯镇中村,以前是一个人均收入不到2千的贫困村。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庄稼地之外又无其它增收的门路,村里因残、因病、因供学生致贫的人口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各家居住的是散落各处的土坯房。县、镇决意帮着中村挖掉“穷根”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政策资金的鼎力“帮衬”下,中村的村民住进了统一规划,“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近百平方住房。一排排整齐的院落、硬化的道路、开阔的广场伴着条块的花草,安居后的中村人过上了几代人都不曾有的日子。

  “输血”后的中村人,在承包土地种植枸杞、发展村集体经济中开始自己“造血”。一批枸杞种植户在鼓起“腰包”成为老板后,带着村民们跨县包地种植枸杞、藜麦,连就近在村集体经济打工的村民月薪也达五千元以上。村民仲玉春夫妻俩,在自己的院落里另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楼房,开起了农家乐;74岁的村民张宗社是村聘的保洁员,因能干些扫地,给花草浇水等力所能及的活,每月也有近千元的收入,比起他家以前单靠庄稼地的收入,不知要翻出了多少倍。

  共享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让曾经贫困的中村由内而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润物无声”中,改变了诸多像中村这样的贫困落后地区的面貌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理念,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

  正如雷有德介绍,以前乡亲们最怕的是“病不起、伤不起、学不起”,占了其中一项就会把一个家庭拖穷拖垮。随着扶贫政策的深入落实,尤其是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项保障制度成为乡亲们身后的“靠山”,人民感到“小康”不再是一个概念、一个梦想,而是伴随着海西的快速发展,觉得与“小康”的距离越来越近。

  这是海西发展的“反哺”群众带来的成果。“十二五”期间,海西州城乡居民收入一路提升,分别达到25419元和10582元,年均增长10.7%和15.2%,城乡居民收入差有3.08:1缩小到2.4:1。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13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6.9万人次。海西州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75%以上。这组数字为海西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的责任与担当,作出了胜于雄辩的诠释。

  正因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积淀,现在只有50个贫困村,1.18万贫困人口,占全省2.2%,而扶贫资金量占全省7%,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海西州正全力筑起在全省率先两年实现整体脱贫的通途,继而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行进。

  共享,让群众迸发出参与热情和创造力,一条发展和共享的相辅相成之路在海西渐行渐宽。

  在艰辛的积累和跋涉前行中,海西州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民生改善放在优先位置,各项让百姓普遍受益的政策、措施,在群众生活中落地生根;财力向民生倾斜,使人们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获得感,从而激发起海西州各族群众“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积极性和自觉行动。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中,形成合力冲向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

  从“牧羊鞭”到“铁锹把”再到“技术手”的转变,在手牵农牧民走出去之后,发展和共享交融在一起。

  走进都兰县宗加镇哈西哇村,村里的41户人家统一新建的41幢小楼格外惹眼,村里纵横交错的硬化村道上,村民的私家轿车出出进进。眼前的景象让人难以置信,这个曾经头顶贫困“帽子”的村庄,如今成为户均收入达到10万以上的富裕村,把两眼盯在打造“高原第一村”的目标上。

  村党支部书记温国忠说起了哈西哇村的“前世今生”。以前哈西哇村的41户人家近200村民也靠着荡牛放羊过日子。数年前,在州县扶贫部门的帮助引领下,村民开始放下牧鞭种植枸杞。随着枸杞价格一路上行,哈西哇村承包的数百公顷土地给村里带来了上千万元的收入,村里的集体经济越滚越大,办起了特色养殖和特色旅游,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并给孤寡老人提供了生活和养老保障,同时给返乡和外来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做大的一个“枸杞蛋糕”让村民都分享到“成果”。

  但是村里“不养闲人”,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要到个个产业务工,这样才显出公平。因此,就连部分伤残村民也要到养殖场、农家乐、枸杞包装车间,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就在这种“人人尽力”中,哈西哇村人踩出了“人人贡献,人人分享”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温国忠的朴素认识里,“躺着分享,那是‘大锅饭’,只有大家都尽力了,才会珍惜成果,才会有长久的共享”。

  无疑,这是一条良性的可持续的共享之路。

  无独有偶,乌兰县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同样在开展产业扶贫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鲜活经验和做法。这家公司把茶卡镇巴里河滩村、那仁村等几个村的牧户聚拢起来,以牲畜和草山在公司入股,每年年底分红。同时把离开草山、牲畜的牧民,尤其是特困户组织到养殖、旅游基地边打工边培训技能,一批掌握了技能、挣来“家底”的牧民实现脱贫后,另一批贫困户再招进公司,在“走进来,送出去”之后一批批曾经的贫困人口开始在草山之外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不仅能脱贫,而且当上了“小老板”,在经营自己日子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输入了绵绵不断的能量。

  广阔的农牧区在共享发展成果中,产生了“激活效应”,城镇也在搭建平台、筑起空间为共享蓄积了活力和资源。

  德令哈市尕海镇蒙古族大学毕业生华强,在海西州绿洲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经过一年的学习培训后自己开起了电子商务门店,在相关部门穿线搭桥下,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把当地的农畜土特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自己的门店业随之风生水起。这已不是个例,而是在共享中链起的一个庞大的群体。

  共享,凝聚了力量,诞生了希望,在时代的主旋律中奏响了社会和谐之音。

  海西州以共享引领了共建,在共建中推动了共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提升了发展的境界。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新华村,是一个距离市区10余公里,有着一千多户4100多名村民的大村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公顷。因为紧靠市区的区位优势,村民或种植枸杞、或从事运输行业、或从事餐饮服务业,多数村民因此富裕起来,纷纷买了车,建了房。然而村里的40余户低保贫困村,或因病或因残或因家中缺少劳动力,成为全村整体脱贫的难点。

  74岁的余大良一家三口便是其中之一。余大良因脑中风半身瘫痪,老板也仅能照顾余大良,30多岁的儿子外出打工多年没有音讯。面对周边的邻居起了一圈新房,他家只能在20多平方米的土房里,靠“吃低保”过日子。去年底由联点结对的市扶贫局牵头,联系了驻当地企业,银行信贷部门,下决心合力改变余大良一家的贫困状况。企业无偿运来10吨水泥和预制板,危房改造款补助2.5万元,扶贫部门安排资金4万元,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李敏担保贷款一万元,村里不分民族的乡亲们主动拉沙运石帮忙,余大良家130平方米的新房在原址站立起来。多年在外的儿子在取得联系之后也将回家,农牧部门无偿提供的2千株枸杞苗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也已栽到地里。因为靠着在共享中凝成的合力,余大良一家的日子得以从根本上改变了模样。

  驻村的第一书记李敏中肯地说:“只有缩短了贫富的差距才实现了共享,就在共建的过程中体现的是民族团结的亲情,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夯实了底子”。

  李敏的这番话,对于乌兰县茶卡镇幸福路上的茶卡社区主任梅海霞来说,有着同样的感受。

  在规划中整齐划一的院落由小区向远处延伸,从20余公里的茶卡村、巴音村搬来的1044户2173名村民在新建的小区里安了家。茶卡社区是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村、巴音村搬迁来的近千农户的新型社区,走进社区一楼办事大厅,小区居民的低保、医疗等都在这里集中办理。正在这里领取低保金的小区居民郭万民老人说,以前住在巴音村时,为了办这些事儿不知要跑多少路,现在办事大厅就在家门口,各类事情都分口有专人办理,这是以前在偏远村庄没法比的。

  在村民的眼里,改变的不仅是住房等方方面面的生活条件,村民的精神生活在共享中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

  社区的二楼近百平方米会议室,同时也是小区居民的图书阅览室,靠墙的四壁分类摆放了几千册各类图书。社区主任梅海霞说,这些图书都是县上拨出专门经费购买的。起初,村民们认为这笔钱“花得不值”,通过在这里学到一些种养等农技知识,这才发现“用书里的学问给脑子充了电”,再去发展自己的产业那可大不一样了,闲暇来这里看书的社区居民越来越多,选择的书籍也越来越广,许多家长还领着孩子来这里读书,一股书香在这个搬到城镇的“农村社区”里逐渐弥散开来。阅览室中摆着一张五米多的桌案,上面有纸墨笔砚,有画好的农民画和有模有样的“书法”作品。为社区居民提供这些条件,目的是让居民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跟着提到一个新的层面,进而提高居民在进城后的综合素质。

  共建为共享引来了不竭的“源头活水”,共享为共建添加了无尽的能源,只有这个“突出人民至上”的时代,才能谱写这样华彩激昂的乐章。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西宁网
海东政务网
海南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玉树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黄南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