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践行新理念 注入新动力 开启新征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21 09:38:12
编辑:海西新闻网

  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开放发展,是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必由之路,对增加经济总量、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站在“十三五”开局的新起点,省委、省政府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以大开放谋大作为,以大招商促大发展,奏响了青海新一轮开放合作的进行曲。

  大美山川迎宾至,枝繁巢暖引凤栖。6月20日至6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三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将在西宁隆重举行。经过为期一年的招商引资,已初步确定30多项投资超10亿元以上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节能环保、化工等优势产业和农牧、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重点领域,无疑,这将是一个丰收的青洽会。

  展会带动产业发展,产业促进展会成长。青海的后发优势及绿色发展的梦想感召着一批批企业家来到这片热土创业投资,“青洽会”的开放与创新,展现出新青海澎湃的活力和无穷的魅力,吸引众多国内外投资者选择来到青海,并留在青海。

  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提供新遵循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

  今年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是的,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之源”,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儿女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青海着眼现实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青洽会”之所以能够吸引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不仅仅是投资机遇,更是这片民风纯朴、山川壮丽、天蓝水清的高原净土。因此,本届“青洽会”将在传承“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坚决把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要求贯穿于展览展示、论坛活动、赛事组织等重点环节始终,更加注重展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低碳产业发展成就及广阔前景。展会专门设立了生态保护建设馆,以影像、图文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青南地区、环湖地区湿地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和特色农牧业、旅游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优势,充分展现青海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成就和决心。

  今年,“青洽会”17岁了,高举“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大旗,这是见证和推动青海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的17年。

  自2000年“青洽会”创办以来,前十六届“青洽会”累计签约金额超1万亿元,累积到位资金3100多亿元。其中“十二五”以来,“青洽会”年度到位资金平均增长22%,为全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壮大经济规模、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签约项目以绿色产业为主导。

  2011年,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占青洽会全部签约金额的34%;2015年,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占青洽会全部签约项目的67%。其中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及配套、特色轻工项目分别占44%、23%、8.2%。在一批新项目、大项目的带动下,我省盐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特色纺织和生物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速延伸。

  前行有指针,实干有力量。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好治山治水的大文章,让“中华水塔”坚固而丰沛,未来青海的优良生态环境一定能够转化为比较优势,绿水青山就能成为金山银山。

  “一带一路”战略注入新动力

  青海,与丝路结缘已有千年。丝绸之路青海道兴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仍经久不衰,它既是连接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桥梁,又是促进各民族融合发展的纽带。

  往事越千年,古道新时代。今天世界目光聚焦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那时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如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通道,丝路青海,源远流长;那时的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如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丝路青海,积极融入。过去经过青海将丝绸、茶叶、瓷器运往西域,而今日依托“青洽会”这一经贸交流合作平台,东西经贸合作深入开展,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虚与实的力量融合,正在影响着各国人民,改变着青海、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世界。

  因此,“青洽会”发挥着青海融入“一带一路”重要战略的的窗口作用,青海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这为青海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共享开放、共享市场和共赢发展的历史机遇。因此,对于青海而言,“一带一路”战略是庞大的产业链经济,更是青海形成绿色发展新业态、推动产业发展奔高端、打造向西开放升级版的新路径。

  本届“青洽会”围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我省加大邀请力度,目前已确定有俄罗斯、英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参会,并将结合落实省委、省政府“东联一带、西融两廊”的战略部署,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文化创新发展论坛等主题活动。特别是本届“青洽会”首次举办的中韩友好活动周活动,韩国驻华大使将率韩国企业家、金融家、学者、官员等200余名各界人士随团访问,并同期举办CEO商务圆桌论坛、“环保、FAT”说明会、大使学说演讲等活动,互动交流的内容丰富、层次提升,属多年来首次。同时,我省将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设立“一带一路”综合馆,设置国外商品贸易展区、文化交流展区、丝路旅游展区,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机构、友好城市及企业商务代表,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丝路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进行展示交流。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青海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容的胸怀,把“青洽会”办得一届更比一届好,招引更新、更优的大项目和好项目,结交更多、更广的新朋友和老朋友,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洽会必将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中极具影响力、号召力和吸引力的盛会,青海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产业支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启新征程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并引领新常态,这是我国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省委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全面把握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坚持从改革入手,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这些重要阐述与“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思路一脉相承,特别是“强创新、去产能、上技改、降成本、防风险”十五字工作方针,正视了青海工业发展实际,指明了全省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径和措施,并赋予改革新内涵和新要求,既有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自信,又有高瞻远瞩的非凡洞见,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全面开启了青海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征程。

  本届“青洽会”围绕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和我省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十五字方针”,准确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招商引资,着力从数量招商向质量招商转变,从优惠政策吸引向优化环境吸引转变,从要素招商向服务招商转变,从企业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不断提升项目库的档次和质量。

  展会设立了4900平方米的特装展示区,突出“最新、最好、最靓”和“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新兴产业,展品涉及锂电全产业链、光伏光热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化工、有色等循环产业高精尖新产品实物、模型等。锂电、光电、光伏光热系列产品,重大军工装备部件,3D打印装备及产品,大数据中心机架模型等新产品悉数亮相,全景式地展示了我省工业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成绩。同时,还将举办“锂产业-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制造2025”专题论坛、中小企业专题论坛、和谐宜居城市建设论坛、昆仑玉产业发展论坛。各类论坛将围绕以全球化视野探讨新能源产业发展动向、中小企业如何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等主题开展。国家工程院士、行业顶尖专家、知名企业代表……46位重量级嘉宾为青海发展出谋划策,把脉问诊,相信将会有一批行业及国际影响力的前瞻学说和学术成果从青海传向世界,进一步构筑起青洽会聚焦前沿、聚才引智的高地。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当下正值全国和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举办“青洽会”有利于加快推动传统盐湖化工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战略新兴产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为工业领域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注入澎湃动力,对于丰富我省对外开放内涵、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展示青海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发展成果,意义十分重大。

  高原牧歌千年悠扬,三江之水奔流向海。随着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青洽会”必将循着丝绸之路的足迹走得更远更好,孕育出更多的希望和梦想,谱写出青海后发赶超的壮美篇章。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西宁网
海东政务网
海南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玉树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黄南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