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367642150@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新华网》格尔木:贫困村摘“穷帽” 贫困户得“幸福”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4-28 08:51:30
编辑: 冯玲

  “2016年7月1日,对我们一家来说是一个高兴的日子”。提起这一天,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贫困户王俊林憨厚而布满褶皱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2016年7月1日,王俊林妻子赵芬芳在“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有了新工作,就要去新岗位报到就业的她,因为当时担心干不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而显得有些不安。在这之前,王俊林本人因肢体三级残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女儿四级残疾。一家5口仅靠儿子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导致这个家庭陷入了贫困。格尔木市委组织部下派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经入户走访调查了解,认真分析王俊林家庭致贫原因,制定了详细脱贫计划,通过多方协调,与帮扶单位共同对王俊林家庭实施精准扶贫,争取资金3.79万元,修建鸡舍1处用于发展养殖,购买5亩地枸杞苗种植枸杞,并为赵芬芳找到了一份从事生态管护的工作,每月固定工资3千余元。至此,王俊林一家完全摘除了贫困的“帽子”,激起了一家人重新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像王俊林家庭这样脱贫摘帽的例子,在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还有很多。该村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下设6个社,是一个以汉族为主,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聚集村。现有常住人口4156人,流动人口1217人。耕地3850亩,种植红枸杞2200亩、黑枸杞362亩。村民主要以种养殖、运输为劳务收入。该村虽靠近格尔木城郊,但因受自然条件制约,加之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经济来源单一、地下水上涨淹没耕地等原因,造成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均低于格尔木经济发展平均水平,有31户84人处于贫困状态,该村于2015年划入格尔木市12个贫困村的行列之中。

  2015年10月,按照国家、省州委精准脱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格尔木市启动“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安排40名驻村干部分两批先后下沉到16个贫困村,全力实施精准扶贫,抓发展、摘穷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以赵春平为第一书记的郭勒木德镇中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后,认真贯彻省州市要求,按照“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四看技能强不强、五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的“五看法”,认真对照《海西州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流程图》和格尔木市“六个不准”要求,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集思广益,攻坚克难,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因地制宜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精准识别分析,了解民情民意,制定贫困户帮扶规划和方案,确定“八个一批”的发展需求,商定帮扶形式和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帮助该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改善乡村面貌,保证贫困户有长期稳定收入,填平补齐了贫困短板。截至2016年年底,中村31户82名贫困人口全面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73.03元。

  多方发力促增收

  驻村扶贫工作入驻中村以来,紧扣省州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结合中村发展实际,创新理念,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积极沟通协调,跑项目要资金,带领中村走出了一条创新引领、环境优美、幸福小康的发展新路。争取到农牧和扶贫开发部门扶贫资金480余万元,投资购买商业区铺面和金鱼湖发展旅游扶贫项目,纳入铺面分红270户,每年分红不低于8%,将62户低收入家庭纳入金鱼湖旅游扶贫项目分红,每年分红20万元,连续分红5年;依托金融扶贫贷款项目,协调相关企业,互帮互助,增加村民分红收入。由西域翰唐工贸等三家公司贷款530万元,每年给中村31户贫困户分红5100元;利用好产业扶贫资金和村级互助发展资金,实施集中投资理财。通过积极争取和沟通协调,将中村50万元村级互助发展资金和21.75万元州市配套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农村商业银行分别按7%、8%比例进行分红,每年分红5.24万,用于31户贫困户的分红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协调帮扶单位支持养殖大户,出资10万元,投入养殖户坤元家庭农牧场,使4户贫困户每年按本金的10%享受分红。

  一系列的分红项目,切实让贫困家庭摆脱了发展增收中缺少资金的短板,贫困家庭既可参与扶贫项目的增收也可毫无顾忌的自我创业发展,增加收入。

  村容村貌换新颜

  政策配套是改善村级贫困现状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国家、省州逐步加大对村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各类便民惠民项目,进一步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尤其重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基固本,促进乡村均衡协调发展,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工程,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安排50万元扶贫资金,新改修乡村道路主干道1.3公里;升级改造农村电网,配备6台1430千伏安变压器,提升生产生活用电能力;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和综合办公服务中心,确保全村就医和办公办事需求。

  目前,郭勒木德镇中村饮用水达到安全标准,用电覆盖100%,村级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有标准的村级卫生室和综合服务中心,村民用水、用电、道路交通、就医、办事方面基础条件有了新的改观,村容村貌整洁,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特色发展增实力

  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是实现郭勒木德镇中村脱贫摘帽的“关键动作”。格尔木市最大的乡村民族风情园金鱼湖旅游景区位于该村,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金鱼湖特殊的地理环境,积极构建并引导村民做大做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协调相关部门投入150万元资金,为金鱼湖景区主干道2.95公里乡村硬化路进行沥青砼罩面。

  同时,不断完善人工湖、景观墙及旅游工程等的建设,提升景区景观、服务功能及美誉度,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建成蒙古包180顶,经营户88家,大型休闲乐园1处,风味小吃摊59个。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升和经济的增长,带动周边706名村民实现了就业。2016年,为积极打造景区特色,把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充分展示出来,郭勒木德镇中村被列入全国旅游乡村行列。

  今年,格尔木市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郭勒木德镇西村、中村和小岛村,利用三个村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旅游资源,把金鱼湖景区建成设施配套齐全、产业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的产业化景区,促进旅游发展带动辖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大众创业、万人创新。通过景区效益的提升,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海西在线
柴达木音乐网
柴达木摄影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海西州旅游局
海西州党建网
海西州政务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