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海西:以“四个转变”推动生态畜牧业行稳致远
来源: 柴达木日报
作者: 刘法营 苏 烽
发布时间: 2017-06-16 09:10:34
编辑: 马秀芳

  多功能可移动羊圈。

  机械剪毛。

  统一防疫。

 技术人员测定草地生产力。

  能繁母羊补饲。

  海西新闻网讯 每每提及海西这片土地,瀚海戈壁总是人们脑海中映现的第一个名词。时过境迁,原来的茫茫戈壁滩上一座座工业奇迹拔地而起,并携乘“柴达木巨轮”致力远行。而当我们惊叹于柴达木盆地遍野的“富矿”时,这些年来,生态畜牧业的落地生根铺就了海西向绿色生态发展的另一条曲径。

  海西州拥有着大面积的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043.37万公顷,尤其是东部三县一市为农牧区,再加之草场单位面积上畜产业产值低、草地生产水平不高及物质基础薄弱等因素,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势在必行。

  “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及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海西特点的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以这个作为目标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海西,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奖励办法》,并以激励机制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群众参与生态畜牧业建设、合作社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成为引领牧区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抓手。

  1 “梅陇”破荒 畜牧业跨越发展

  2008年,在天峻县梅陇村开展的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成功探索出了“以草场承包经营权、牲畜折价入股,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标准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模式”的“梅陇模式”涌向潮头,成为了我州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主推模式。

  至今,在全州17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4个生态畜牧业联合社依然可以看见“梅陇模式”的身影,初步实现了草地畜牧业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等向好环境,开创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局面。

  “梅陇模式”的成功在海西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不断创新和丰富生态畜牧业建设发展的写照。以此模式作为辐射覆盖,在海西各地已经不只是一个“梅陇模式”,更多的是根据各地鲜明特色而探索出的一个个诸如“三产拉动型”、“联合三产型”、“企业带动型”、“转产专业型”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有了新模式的动力支撑,再加上“四个转变”的扎实推进,在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分配方式和发展模式中的贯彻与落实,这让广大牧民群众受益不少。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新模式的推进,改变了过去合作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足,组织调动了牧民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的积极性,实现了自我发展,加速了国家政策导向的落实。而且,改变了过去项目到户、分散建设的方式,以全新的“支部+合作社”的组建模式,实现了牧区基层组织和生态畜牧业建设相互促进,在提升合作社模式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额外的惊喜。

  截至目前,全州近82%的牧民已自愿加入合作社,部分牧业村社入社率达100%,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这让更多的牧民群众参与到了生态畜牧业建设当中,共同参与建设、共同致富成为大家一致的目标。

  2股份改造合作社如虎添翼

  推进合作社股份制合作制改造是海西自“梅陇模式”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在推进工作中,海西以提升生产要素整合、优化畜群结构、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管理等为主要内容,这些工作的一一推进,无疑为当前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全州33个试点合作社已有27个试点合作社完成草场整合划区和畜群重组工作,完成了数据统计、建档立卡、股权证填写等步骤。经过相关部门统计,全州试点合作社入社牧户已达到1501户,整合草场面积92.6万公顷,整合牲畜25.2万头只。

  股份制合作社主要通过生态要素资源重组,开展牲畜组群、种公畜集中管理、牲畜鉴定和选种选配,草地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利用,畜种、畜群结构得到优化,打破了以往以家庭为主的小而散的生产方式,进而向以合作社为载体的股份制发展方式迈进。目前,全州45个规范运行股份制经营的合作社能繁母畜比例由前5年的40%左右提升至60%以上。

  在积极推进试点单元建设的同时,海西按照“坚持主次兼顾,统筹推进”的原则,积极鼓励非试点合作社在没有列为试点合作社的情况下,主动作为,积极投身于试验区建设。

  像都兰县艾里斯台和科学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就率先成为了试点外的股份制改造成功样本。艾里斯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已经被查汗西里联合社吸纳为成员社,迈出了联合社由村级联合向跨乡镇联合的第一步;茫崖行委3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造和组建联合社工作正在推进中。

  3强强联动畜牧业发展业态新

  “构建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经济实体是破解当前合作社产业发展规模不强,有效带动生产经营能力薄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过程漫长,品牌建设和畜产品附加值不强等诸多问题的有效载体。”在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发展研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揭示出发展联合社的必要性。

  如果把合作社比作是各村各自发展的“小集市”,那么联合社就是跨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大超市”。联合社主要以通过鼓励和引导,按照“科学管理、统一规划、地位平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原则,自愿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

  在天峻县的玉舟和德令哈市的满都胡2个县级联合社,天峻县草希和都兰县查汗西里2个乡级联合社,联合社成员覆盖面已达到39个,形成了跨村社、跨乡镇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格局。

  为推动联合社规范化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在联合社下面设立滚动发展基金,制定联合社滚动发展基金管理办法,扶持联合社成员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先后投入滚动发展基金963万元,用于联合社饲草料加工厂、规模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及综合大楼、引进优良等级母畜等一、二、三产建设。

  天峻县草希生态畜牧业联合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壮大起来的一家联合社。在生格乡党委政府的鼓励下,率先开展了联合发展三产建设,筹集1200多万元资金,在县城建设了集住宿、民族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生格乡大酒店,占地面积达6043平方米,所得收益实行按股分红,实现了一产支撑三产,三产反推一产发展的多产融合互动机制模式。

  同时,在联合社还专门建立了综合专业化服务队。成立牲畜防疫、剪毛、畜产品及饲料拉运等专业综合服务队,在服务于成员社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今后专业化服务队还将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有偿服务,壮大和提升联合社专业化服务水平,让联合社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显现。

  随着生态畜牧业联合社的稳步推进,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正在不断向农牧区纵深推进,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凸显。目前,都兰县和天峻县7家非试点合作社积极递交申请,纷纷要求加入联合社开展抱团经营,乌兰县茶卡镇6家合作社和茫崖行委3家合作社主动参与成立乡镇级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4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根深叶茂

  13个试点合作社产业发展项目、21个大学生领办合作社创业基金项目、12个试点合作社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及天峻县草希联合社三产经营项目和产业发展等一批项目的稳步推进为海西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政策保障。

  重点推进合作社畜产品品牌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海西畜牧业资源优势和牦牛、藏牛、茶卡羊、蒙古羊地里标志及有机品牌项目建设,以形成绿色、有机畜产品特色品牌为目标,推进了天峻县玉舟联合社玉舟藏羊牦牛、格尔木那陵格勒合作社蒙古羊、乌兰巴里河滩合作社茶卡羊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和品牌商标建设,实现了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针对天峻县有机畜牧生产体系建设,完成有机藏羊牦牛认证工作,取得了有机产品活畜认证证书,认证范围覆盖天峻县10个乡镇,认证藏羊28万只,牦牛9万头。完成6个有机生态牧场和8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同时,扎实推进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实现了母畜营养均衡、繁殖率稳步提升、幼畜断奶期提前的目标,加快了幼畜出栏,经济效益明显。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老干部领办项目发挥了事半功倍的帮带引领作用。涌现出了以王洛、彭措等一批退休老干部帮带合作社的典型,他们中有的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有的担任工作顾问,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特点,破解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贴近了与当地牧民的关系,为合作社在决策、政策、技术、服务支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服务加码 激发新活力

  海西州在推进试验区建设中,围绕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建立融资服务机制、夯实产业发展等基础方面,多措并举,创新服务,激发合作社发展活力。

  一方面,通过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金融服务中心,加快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进程,促进了合作社规范运行和提升组织化程度,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并且以合作社需求建设为导向,建设内容按照合作社理事会提议、社员大会表决、县农牧局审查、州农牧局审核批复、省农牧厅备案等程序确定,推行项目建设资金折股量化,加速合作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生态畜牧业社会化服务和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径。牵头组建成立了以财务管理、技术服务和政策宣传、项目咨询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生态畜牧业购买社会化服务,已初步在合作社财务规范管理和规范组织运行方面取得了实效。

  接下来,海西将以试验区建设单元全部纳入牲畜保险范畴,积极开展合作社牲畜保险工作,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创新平台有效运行,实现对试验区主导产业技术服务的全覆盖,组织开展生态畜牧业发展、合作社管理运行和电子商务技能等培训活动,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外部环境。

  实事上,在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梅陇模式”的成功,还是合作社及联合合租社的建设和系统改善,海西州一直以来都是以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切实为老百姓搭好走向小康路的“绿色”坦途。

  乘着“四个转变”的大潮,海西始终将“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作为农牧业转型发展的新指向、新要求,把实现生态友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当做转变的路径方法,坚持做到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牧区精准扶贫等工作强力结合,不让生态畜牧业发展成为单一的牛羊产业,融合多元发展和辐射能力,践行“四个转变”推动海西生态畜牧业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海西在线
柴达木音乐网
柴达木摄影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海西州旅游局
海西州党建网
海西州政务网
青海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