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堂“团结课”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马振东
发布时间: 2018-07-05 09:56:11
编辑: 马秀芳

  海西新闻网讯  在这里民族团结和学习知识同样重要,在这里民族团结无时无刻浸润着同学们的心田。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印在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有哪些?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哪里?每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新生一入学,都要进行一堂民族团结知识培训课的洗礼。

  这是学校为学生们准备的第一堂“民族团结课”。课堂上同学们争先发言,分享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一次次的发言和交流中,原先彼此陌生的同学们在这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把民族团结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民族团结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到学生心里。”说起“三堂课”初衷,校党委副书记罗新丽说。

  在这座学校里,民族团结无处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各科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民族团结教育。定期的手抄报、民族团结主题讲座、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等,让学生时时刻刻忘不掉民族团结。

  学校为学生准备的第二堂“团结课”——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讲堂和学生思政教育网络讲堂,通过网络平台利用多媒体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宣传民族团结。

  网络讲堂的开设,得到了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不同于以往的刻板教学,在这里同学们通过电影、电视、音乐、网络答卷,来了解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既得到了艺术层面的熏陶又学到了少数民族传统。

  汉族学生刘玉萍很喜欢这门课,“这门课上能了解到不少有意思的东西,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学、语言、艺术是我最感兴趣的。通过这门课我还知晓了许多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鲜活故事,在和少数民族同学的交流中,话题也更多了。”

  “看到孩子们喜欢我这堂课,我感到很欣慰,以前的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课本式的说教,学生很少有感兴趣的,课堂上开小差的不在少数。但在网络平台中,老师通过播放少数民族电影电视、法律法规相关视频,很能吸引学生,这也算咱们学校创建民族团结中摸索出来的新路子。”说起自己负责的网络讲堂吉成盛老师脸上满是自豪。

  为了让学生多见识、多创造,也为让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第三堂“团结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学习室,书画室。

  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学校专门聘请了专业的老师来教授少数民族书画、舞蹈、蒙古长调、堆绣、刺绣、石刻等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班。无形中培养了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有个回族小姑娘写起蒙古文书法来却是我们这儿写得最好的。”据负责书画室日常工作的张志华老师介绍,蒙古族、藏族书法在同学们当中很受欢迎,不仅仅是本民族的学生喜欢写,许多非蒙古族、藏族的学生也很喜欢。

  “三堂课”让民族团结无时无刻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盛开在校园四周的花朵娇艳欲滴,盛开在学生心田的花朵花开不败。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