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民族团结之花在长江源村尽情绽放
来源: 格尔木日报
作者: 史玉萍
发布时间: 2019-01-02 17:33:51
编辑: 张永义

  海西新闻网讯  近年来,沐浴着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居住在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的藏、汉、回等各族群众,语言相通、文化相融、习俗相近、情感相连,大家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相互依存,彼此融和,共驻共建长江源生态美丽新村,民族团结之花在长江源村尽情绽放。

  深冬时节,位于市区南郊的长江源村里,丝毫看不到冬日的萧瑟,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上孩子们在嬉闹,村文化活动室里各族年轻人在排练舞蹈,家家屋顶飘扬着五星红旗,小区门口藏族老人边打扑克边晒着太阳……呈现出一派和谐之景。

  长江源村目前有245户568名村民。2004年,为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号召,从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山上举家搬迁到了市区南郊。下山的十几年时间里,村里群众的吃、穿、住、行发生了翻地覆地的变化,真正地从“山里人”变成了“城里人”。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文化广场上,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话语和各民族大团结的大幅图片格外醒目。可以看出,民族团结,是长江源村一直坚守的主旋律,凝聚着全村各族群众的期盼和心声。

  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整洁了,村庄形象变美了,村民富起来了,长江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族生态移民村。走进村道,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道路两边大大小小的商铺,汉族超市、清真餐馆和藏族特色商铺应有尽有,每个商铺的名字和装饰均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发展让这个民族生态村“活起来”了。

  说起村里的民族团结工作,该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昂毛告诉记者,“刚搬迁到这里时,村民主要以藏族为主,这些年到我们村里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如汉族群众开的超市和回族群众开的饭馆等。村子里热闹了,大家彼此之间相处也很好,我们的生活也多了一些乐趣。”

  腾庚贺和妻子林风波是一对汉族夫妻,2008年到长江源村开了一家“腾庚贺商店”。从最初的顾虑重重,到现在的融入藏族群众生活环境,大家亲如一家人。在腾庚贺夫妻经营商店的10年时间里,每逢遇到什么困难,村里人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偶尔遇到来买东西的群众语言不通时,总有藏族群众主动担任翻译,甚至在商品进货和商店经营上,村里藏族群众也会给他们一些好的建议。

  “刚开始确实有顾虑,但现在都没有了。以前有了债务问题,村委会出面帮忙解决了,有时遇到村民困难缺钱用,我们都会救济个百儿八十的。碰上有些村民着急买东西没带钱,我们也给欠账。我们和村民相处得很好,大家的关系很融洽。”林风波这样对记者说。

  “民族团结就是每个民族都一样,虽然语言不同,但我们生活在一起,就像一家人。”说起长江源村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这里的村民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闹布才仁是一个热心肠的藏族群众,同时也是一个拥有3年党龄的党员,凭借着村里优质的特色藏产品资源,在村里经营了一家岗尖蕃巴商贸有限公司,专门经营酥油、曲拉、藏羊肉和牦牛肉等民族特色产品。闹布才仁自己富了,也没有忘记乡亲们,从2015年开始,他每年都会拿出4万余元,对村里37户困难群众开展“一帮一”帮扶。

  “不管什么民族,只要有困难,我遇上了都会主动帮助,从没有考虑过民族的问题,各民族本来就是一家人嘛!”正是这样朴素的理念,驱动着闹布才仁常年坚持施善向好。

  由于做生意的缘故,闹布才仁经常来往于109国道格拉段。在青藏公路上他碰到车辆人员发生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不管是哪个民族的群众,他都第一时间施以援手,并不求任何回报。多年来,闹布才仁曾经为素不相识的群众捐赠医疗费,为困难群众慷慨解囊,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样的事情在闹布才仁的生活里再平常不过了。

  现如今,在长江源村里,既有藏式风格的餐吧、民族手工艺制品商店、牛羊肉直销店等,也有汉族同胞开设的商店、超市,回族同胞开设的饭馆,等等。而各族群众如同兄弟姐妹,在这里共同生活、共同致富,民族团结给长江源村的村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幸福生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源村视察时提出的“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的嘱托和期望,村民们坚信,乘着改革发展的东风,各民族群众相亲相爱,共同繁荣发展,一定会把长江源村建设成为美丽的“民族生态新村”。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