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我州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来源: 海西政务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01-07 08:47:11
编辑: 张永义

  海西新闻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州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大科技成果实现新突破,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丰硕成果。2011年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301项,授权专利794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5件,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38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全州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2.5%。格尔木、德令哈工业园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乌兰县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同时,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特色生物等领域,创造了一些国内国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海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海西州推进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海西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十二条措施》《海西州柔性引才引智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从源头注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和活力。

  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投入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为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2016至2017年,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财政科技投入累计分别累计为2.95亿元、0.93亿元。制定《海西州科技创新投资基金设立方案》,拨付2000万元启动资金,设立海西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制定《海西州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授予“青海高原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研究与实践”等23个项目“2017—2018年度海西州科技创新奖”,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调动了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迅速。已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12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各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技术创新联盟1个,国家创新型企业3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2个(院士工作站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重点实验室3家、企业孵化器3个、技术创新联盟2个、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企业47家、农业园区4个、众创空间5个、省级创新企业2家)。在加强平台建设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持续提升。大力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坚工程,盐湖卤水提锂、镁系列产品开发、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金属矿山找矿及冶炼综合回收利用、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一批共性关键性技术取得突破,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提升。相继攻克油气勘探、采油气工艺等技术难题,奠定了石油天然气稳产、增产的坚实基础。攻克复杂铅锌硫化矿高效清洁分选与综合回收关键技术,铅锌硫金属回收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伴生金、银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攻克单晶氧化镁产品制备工艺技术研究,高纯氧化镁单晶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00吨。反浮选—冷结晶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中国钾肥工业技术、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产业链的延伸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通过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人才7名、培养人才5名。通过海西州“百人计划”,引进人才76名、培养人才51名、培育创新创业团队8个,为加快推动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全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出台《海西州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管理办法》,把院士工作站建设作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平台,目前全州建立院士工作站共7家,拥有核心专家成员46名。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