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因为海子,德令哈与杭州多了一份联系
来源: 柴达木日报
作者: 德令哈市一中浙江援青教师郭燕
发布时间: 2019-04-17 08:39:29
编辑: 沈高洁

  

  海西新闻网讯 (德令哈市一中浙江援青教师郭燕)2019年3月24日,是诗人海子55周年诞辰。31年前的7月25日,诗人只是路过这座城,写下了与德令哈相关的诗篇,却不曾想会留下如此长久的痕迹,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一位教授,一群孩子,因诗、因诗人在海西州图书馆相遇。

  牵手这一次相遇的是滨江区杭州长河中学援派的援青教师郭燕,在其他另外两位援青教师杭州浦沿中学来燕红和杭州高新实验学校杨斌老师的协助下圆满完成这次活动。

  在支教的半年中,他致力于孩子的成长,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了解自己,开阔视野的机会(如经常开展一些阅读分享会、亲子活动,一起在图书馆自学及阅读各种书籍),班主任郭燕说,这边的孩子,更需要有让“文学落地”的理念,能让文学扎根在每个孩子心田,做一个内心柔软温热而又明亮的人。曾有孩子困惑地向郭老师提出疑问:“为什么德令哈要特意开设一个纪念馆纪念海子?”

  为了解开这个疑惑,也为了能给孩子带来更多新鲜的思想和理念,于是班主任郭燕老师想到了她的老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黄岳杰。18年的12月初,当郭老师一次无意间看到黄老师每年会带着上百的大学生在杭州的湖边共诵读海子的诗的场景,她有了念头:能否把老师请来,为德令哈的孩子朗诵海子的诗,而黄教授在听到她的意见后也立马答应,共同开始策划这一次诗歌阅读分享会。

  黄岳杰,浙江慈溪人,1963年生,现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中文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文学学会理事,杭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校园戏剧的耕耘者,从事校园戏剧活动30余年,人称“校园莎士比亚”,流霞剧社编剧、导演。

  作品曾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中国曹禺戏剧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

  普通人于海子,也许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共鸣,黄岳杰教授于海子,却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海子去世那天,正好是黄老师的生日。更巧的是,《日记》的末尾写着“1988年7月25日,火车经过德令哈”,而那一晚,黄老师就在德令哈.....

  30年来,在黄教授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心愿,能再一次回到德令哈的戈壁滩上朗诵海子的《日子》那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而现在,他又多一份念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德令哈的孩子更加深刻的认识海子,认识诗,懂得美和爱。

  “虚幻的东西自有它的价值。一个完整的世界应该包括青山和它的倒影,两者相互辉映。我们于是在的青山中砍柴打猎,于虚幻的倒影中释放情感,安置心灵。倒影使我们拉开与青山的心理距离,使我们更便于领悟青山的真谛。只见青山不见倒影是对世界的一种大误会,由此而下判断也是必然是片面的。”黄岳杰教授在他给德令哈一中708班孩子的讲座上如是解释诗的内涵:诗歌是虚幻的,却也是现实的折射。

  活动进行了近4个小时,其中黄教授串联着海子的几首代表诗作《日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传递着诗歌的魅力。他认为有意义的事物经常无用,而我们则要学会“无用之用”;他提出,人要一生提醒自己保持柔软和温热,保持人性的完整,对抗异化;他不仅告诉孩子们认识古松不能只是从“认知的”“功利的”角度着手,而应该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同时也教诲在场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道路上不能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要能给人以智慧,会让人从内心生出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周围……

  黄教授在杭州已经创办并主持校园喜剧活动30余年,他在这天的活动中辅导并传授了708班的孩子相关的戏剧表演要素。配合着学生们刚学过的课文《木兰诗》,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把戏剧的元素加入进诗歌的朗诵之中,演绎教授了孩子们“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活动之后,8班的孩子说:“寒假老师要求背《木兰诗》,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长、难懂,背诵时觉得十分枯燥,只是一句句死记硬背。但今天,通过黄教授的师范和朗诵突然发现这首诗也十分生动、有趣。”而这就是黄教授所想传达的诗歌和戏剧的魅力所在。

  当天,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指挥长潘建漳先生在活动前出现在会场,百忙之中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全程聆听了黄教授的讲座和朗诵。两人在诗歌中碰撞、共鸣。指挥长多次表示黄教授的讲座让他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找回了做学生的感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黄教授和四个学生一起共同朗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文学的美好就如同这“春暖花开”的感受,它能让我们懂得去保留内心的那份“柔软和温热”,帮助批评自己,了解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保持终生的思想能力。双泽小朋友对此表示“正处于美好年华的我们,要将内心的柔软唤醒,把它释放出来,哪怕就给它一片小小的地方,让它占据内心小小的一部,也是足够”。

  三月的江南已是草长莺飞,德令哈却还是寒风刺骨。黄教授的近4小时全场活动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在场每个听众。

  这座小城的风依旧,诗依旧,许多东西也都并没有随风而逝,然而一切又都在生长,朝着更美好的方向生长……

  31年前,海子说,

  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31年后,老黄说,

  这个城市已不再是记忆中的荒凉,只有道路两旁的白杨一如既往。

  708班的孩子们说,从这一刻起,我们都有一个愿望,唤醒内心的柔软、温热;若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从此,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学生分享

  师姗姗的分享:

  黄教授朗诵的《将进酒》让我念念不忘,他当时好像自己就在那个场景一样,把自己当作了诗人李白,沉浸在诗歌之中。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就是将《木兰诗》戏剧化。黄教授表演时,观众席上的同学无处安放的小手也情不自禁地比划着动作。这么跟着教授朗诵了一遍,对《木兰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更加喜欢这首诗,也不觉得枯燥、难懂。

  德令哈因海子的一首《日记》而出名,“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教授俨然把诗中的“姐姐”演绎成自己的姐姐。有许多诗句在朗诵时会重复多次,这就是“妙”处。黄教授并没有一味地按照原诗去诵读,而是在不改动诗意的情况下,又将它提高了一个深度,使得听众听起来更有层次感,更加生动。

  最值得我敬佩的还是黄教授一心坚持自己做事的原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忘初心。即使现在人们将诗歌这种无用不在乎甚至远离,而教授还是坚持“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对,他认为“无用”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缓冲我们的情绪,为我们平淡无味的生活添上一笔靓丽的色彩!我们都要努力做到不忘初心!

  佳凝的分享:

  今天能参加这个活动我十分高兴。我在前几天都想这次活动会是怎样的,一直很期待。黄教授不仅教我们怎么去朗读,还教我们诗歌、戏剧,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从中慢慢懂得要学会去爱,学会热爱生活。

  黄教授带着大家一起朗读海子的《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又兴奋又激动,内心有一种想要大声呼喊的冲动,完全被黄教授吸引着,在诗歌的世界里飞翔。原来,还可以这样读诗,这么有趣,真的很庆幸自己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是一次让任难忘的经历。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家长分享

  佳凝妈妈:

  觉得到了自己这个年纪,已经羞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了,生活让我们变得现实,每天穿梭在单位和家之间,曾经那个爱做梦的自己不知不觉丢失在琐碎的生活里。“一个人只拥有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那样的世界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但今天,跟随着黄教授和孩子们一起朗诵诗歌,很久没有这样,忘记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了,回到了课堂。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诗意的灵魂,就这样在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这样一场难忘的活动中被释放出来,有一种鲜活的感觉在心里慢慢醒来。欣喜、激动,甚至眼含热泪……至少此刻,我的内心变得软和温热,我想,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