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格尔木:民族之花遍地开 和谐家园香自来
来源: 格尔木日报
作者: 李莎莎
发布时间: 2019-05-28 11:34:16
编辑: 张永义

  海西新闻网讯(格尔木日报记者李莎莎)在美丽的戈壁新城——格尔木,有这样一种“花”,常年盛开、娇艳无比,那就是各民族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的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汉、蒙古、藏、回等35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几十年来,大家不分民族、不分地区,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在青藏高原上谱写着一曲曲令人感叹的赞歌,讲述着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遍地开放,共同描绘了一幅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生动画卷。

  说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不得不说格尔木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来到这里,并提出了“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的要求。从牧区到城市,从藏族村到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生态移民新村,这里的民族团结故事不胜枚举。

  有着一路之隔的玉树州曲麻莱昆仑文化村村民达娃才仁讲起了他家发生的事:两个村子都是以藏族群众为主,平日里,大家互通有无,亲如一家。2014年1月,达娃才仁一家在回牧区的路上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他的儿子不幸身亡,女儿伤势严重,急需用钱。正在入户回访的长江源村老支书更尕南杰得知消息后,立即去医院看望并个人捐款5000元,同时号召长江源村里的群众向达娃才仁一家捐款。隔着一条马路的两个村,虽然归属不同的州管理,但并未隔断长江源村村民奉献爱心的热情,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帮达娃才仁一家解了燃眉之急。

  在长江源村,有着30年党龄的老村支书更尕南杰,是“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他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责任重于泰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带领全体村民维护民族团结,将民族团结的思想植根于全村133户村民心中。更尕南杰说:“各民族兄弟的血脉连在一起,手挽在一起,心贴在一起,才有了和谐幸福的好日子。只有像爱护眼睛和生命一样,珍惜和拥护民族团结进步,幸福之路才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宽。作为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人,我必须带领大家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走在长江源村,既有藏式风格的餐吧、民族手工艺制品商店、牛羊肉直销店等,也有汉族同胞开设的商店、饭馆、水吧等。冬梅超市的老板杨重禄是汉族人,7年前到村里开超市时,曾顾虑重重,“这个村子里基本都是藏族同胞,汉族群众很少,我们害怕被排挤,也怕生意不好。现在看来,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长江源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民族团结进步元素融入其中,既尊重各族群众的习俗,又借助村道两旁的粉壁,把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变成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图画。“近年来,长江源村从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高度认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的新方法、新途径,做到了以团结促稳定,以团结促发展。”唐古拉山镇党委书记赵守元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格尔木市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民族工作部署,特别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格尔木长江源村视察时提出“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的要求,把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始终坚持把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共同加强、同步发展。

  格尔木市民族团结工作始终坚持抓教育、重宣传,坚持“三个纳入”、抓好“三个统筹”、发挥“三个作用”,运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中大力开展“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等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经典语录、基本创建工作常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据了解,格尔木市认真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以“凸显特色,打造亮点,提升水平,呈现实绩”为目标,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成果,着力推进常态长效,常抓常新,深入总结创建工作成功经验,提炼创建的“格尔木样板”,注重典型经验的系统集成推广,把格尔木打造成全省全州创建工作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在各个领域争创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打造格尔木市示范园区。

  在格尔木,各民族相亲相爱,亲如一家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在距格尔木200公里的乌图美仁乡金才老人的家里,就有这样一张模糊的奖状,颁发至今已有35年了。

  “我是1968年从乌兰美仁来到小灶火的,我的妻子是香日德的汉族,而我却是土生土长的蒙古族。1970年我们在小灶火结了婚,当时,全乡只有300多人,现在已经有1000多人,这几十年,家里、乡上的变化我全看在眼里。”今年81岁的金才是六十年代末乌图美仁乡小灶火大队的书记。50年过去了,曾经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今已经变成了满脸褶皱的鹤发老人。提起50年前的事,金才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在金才的家里,有两张被装裱起来的奖状,一张是1982年青海省颁发的全省植树造林先进个人,一张是1984年海西州颁发的全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这两张奖状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为了将金才老人的先进事迹代代传颂下去,乡上领导把奖状复印了几份,并将原件进行了装裱。

  虽说是蒙古族,但在乌图美仁乡生活这么多年,金才也和全乡大多数人一样,操着一口青海乐都话。在小灶火,金才是昔日的老干部,曾带领大家开荒拓路。说起这些年的变化,金才老人告诉记者:“前些年,作为乡上唯一的农业村,我们村里穷得很,十多年了,人口一直是负增长,这几年,党的政策好了,大家慢慢富裕了,家家户户也住上了好房子,环境也越来越优美了,人口也渐渐多了起来,蒙、藏、回、汉等民族的村民也不少见,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

  走在村里,你会看到原本由红柳根堆砌的院墙变成了结实的、画有鲜艳图案和宣传标语的青砖墙;清一色的土坯房变成了现代化崭新的农家院,民族团结共同进步,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沉甸甸的现实。

  除了金才老人,这些年,格尔木市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竞相绽放,遍地开花。目前,格尔木市共创建州级示范点14个,市级示范点31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4个,营造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青格勒图是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的内三科医生,扎根高原医疗事业30年来,多次荣获省、市级各项医疗技术荣誉,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精湛的医术和娴熟的蒙古语和藏语为格尔木市的少数民族病患减轻沟通负担。

  藏族老干部赵拉杰,退休后依然心系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投身到社区工作当中,组织成立了石油社区格桑射箭队,汉、藏、蒙古、土、回等多个民族的射箭爱好者以箭会友,描绘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美好画卷。

  在格尔木,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蒙古族、藏族、回族,甚至朝鲜族、满族等不同少数民族的党员干部职工,但无论是什么民族,只要在这里,咱们就是一家人。这是格尔木几十年来的传承,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习惯,不分彼此,相互尊重。格尔木市始终秉持着民族团结,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的方针,切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些年,格尔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民族工作部署,多措并举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发展。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及时研究创建重大问题,完善工作措施和部署。制定方案,建立健全机制,全面实行“一把手”全权负责制和责任倒查制,有效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创建活动长效化。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个性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六联建”和“十进”活动。健全完善组织领导、学习培训宣传机制。持续强化全面小康同步、精神家园同建、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向等“六同工程”建设,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同时,格尔木市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推进创建活动社会化,结合实际印发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口袋书、干部习题集等学习资料。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和专题辅导讲座等,大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通过推进产业扶贫,建立企业和农户双赢机制,解决脱贫后续发展问题和群众后顾之忧;完善财政保障和金融支持,实现少数民族应保尽保。深入实施15年免费教育政策,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新建了一批学校,挂牌成立青海师范大学盐湖学院;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推动河滩片区改造和湿地恢复工程,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实现创建活动实效化。

  为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推进创建活动法治化,格尔木市积极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心,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开展“七五”普法,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率先成立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聘请优秀律师。充分发挥对口援青重要推动作用,建成格尔木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等项目,实施建设格尔木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等项目。搭建格尔木浙江商会平台,充分利用对口支援优势,加强与海内外侨商会的横向联系、交流协作。开展“知名浙商温商走进昆仑圣地”系列活动,邀请和吸引更多浙商温商到格尔木投资兴业,实现浙江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与格尔木资源优势相结合。全力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推出基层创建服务新模式。加快构建“五维共治”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推行“综治办+综治信息系统+N”模式、“三联两巡”维稳机制等管理新模式,组建村(社区)和乡镇(街道)两级议事协商会,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谈起如今的格尔木,不少人这么评价:相较几十年前,现在的格尔木“各民族相亲相爱,彼此心连着心”,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过程中,格尔木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不论是汉族、回族、藏族,都在民族大团结大家庭中享受着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格尔木,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新型工业城市,又是稳藏、固疆的重要战略节点,市内现有汉、蒙古、藏、回、撒拉等民族35个,总人口3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0.18%。自改革开放以来,格尔木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按照“在尊重民族习惯上求好、在处理民族矛盾上求快、在发展民族经济上求高、在改善民计民生上求实”的思路,精心部署,全力推进,各乡镇、街道中的少数民族同胞和睦相处,各单位、各部门着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基层基础、工作基础、组织基础,有效巩固和发展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今,在格尔木这片土地上,处处涌动着齐心促和谐、聚力谋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热潮,到处洋溢着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良好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开遍了格尔木市的每一个角落,不管何时、何地,总能散发出和谐团结、幸福安康的清新花香。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