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红色驼行(二)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李皓 王十梅
发布时间: 2021-06-22 08:41:40
编辑: 布英吉力格

  本报记者李皓王十梅

驼工们将骆驼称为“哑巴兄弟”,1953年11月13日,李得瑜和驼工们牵着“哑巴兄弟”从香日德出发了。

  “每峰骆驼驮着150公斤粮食,每个驼工牵六七峰骆驼,部队规定,每天至少要赶五六十里的路。”李得瑜说。

  没想到,驼队刚走出香日德就遇上了麻烦。原来,从香日德到拉萨之间根本没有路,起初驼队还能依靠进藏商队留下的牲畜蹄印辨识方向,后来荒原上连这样的蹄印也没有了。时任西藏运输总队政委的慕生忠将军鼓励驼工说,蹄印没有了,咱们就找骆驼粪,那些风干了的骆驼粪和骆驼尸体就是我们的路标,所以驼工们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 “进藏不用愁,骆驼骨头当路标。”正是凭借着这股子韧劲,李得瑜和驼工们牵着“哑巴兄弟”穿越浩茫戈壁,跨过荒凉盐泽,来到了昆仑山下。

  当驼队走到昆仑山下时,有一峰骆驼因为水土不服永远倒在了冰雪中,这是运粮队出发后死亡的第一峰骆驼。

  慕生忠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到了死驼旁,他俯下身子,轻轻地合上骆驼的眼睛。将军说:“无言的战友死了,我们要给它找个安身处。”驼工们就把自己扎帐篷的地方腾出来安葬了那峰骆驼。下葬前,慕生忠将军发现骆驼的前腿有处伤口,便嘱咐卫生员给它包扎好,不能让它带着伤走远路。卫生员就用纱布给骆驼包扎,一层又一层……

  “海拔越来越高,骆驼一峰峰地倒下了,骆驼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就跪在地上,眼里直流泪。”李得瑜说。

  运粮队进入唐古拉山区后,气候变得更加恶劣,冰雪覆盖了荒原,驼队临行前带的粮草很快就吃完了,因为缺少草料,骆驼的死亡率越来越高,为了将粮食一粒不少地运抵西藏,驼工们只能狠心将死去骆驼背上的粮食分摊给活着的骆驼。“看着骆驼东倒西歪的样子,我心疼得心尖尖上淌血哩。”七十年后,提起这段往事,李得瑜忍不住抽噎起来。

  部队离香日德越来越远,驼工断粮的事情常有发生。

  “驼工们都知道,驼背上驮的就是粮食,可那是给解放军救命的,就是饿死也不能动那些粮食,运粮队到了西藏,没损失一粒粮食。”李得瑜说。

  1953年,西藏运输总队共向西藏运粮400万斤,每运5袋面粉就要牺牲一峰骆驼,运粮队每前进500米,身后就会留下七八峰骆驼遗骸。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全国共有8万峰壮驼,竟有7万峰倒毙在了三次进藏的路上。

  因为严重缺粮,加之高原反应,有些体弱的驼工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雪域高原。

  简陋的窑洞是莫河驼场驼工的第一个定居点。本报记者李皓摄

  放下驼缰修公路

  运粮进藏的代价之高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修建青藏公路势在必行。

  1954年5月9日,慕生忠将军决定将西藏运输总队调整下来的24名干部、部分战士和1200名驼工,编为6个工程队开始修建青藏公路,刚刚从西藏返回青海的李得瑜也接到了修建青藏公路的通知。

  “我的中队长叫冯国新,他对我说,进藏的路那么难走,只有把路修通了,驼工才不会遭罪,我听着有道理,就决定留下来,大部分民勤驼工都留了下来。”李得瑜说。

  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在昆仑山下的艾芨里沟开工。

  因为条件落后,留在青海的驼工使用的工具只有洋镐、铁锹。

  “遇到岩石多、地面硬的地方,挥镐时手掌都被震裂了,可是整个人都累麻木了,流了很多血,都感觉不到疼。”李得瑜说。

  筑路大军每天施工的时间往往超过十个小时。

  “路修到风火山时,我遇见几个同乡,那时我穿得破破烂烂,很多天没理头发,没洗脸了,看到我后,那几个同乡问了句,你咋成这样了,眼泪就止不住掉下来了,可当时所有的驼工都一样,都吃了不少苦。”

  当公路修到了雁石坪,一名驼工因为想家而失声痛哭,慕生忠将军感同身受,便将这片无名的荒原以这名驼工故乡的名字——雁石坪命名;

  当公路修到雁石坪下的另一片荒原时,一名韩姓驼工因为高原缺氧牺牲了,慕生忠将军便将这片荒原命名为韩滩……

  青藏公路上这些饱含深情的地名,是亘古的高原为驼工立下的永恒的丰碑。

  1954年12月15日下午两点,筑路大军用了7个月零4天终于修通了青藏公路全长1200公里的路段。号称“天路”的青藏公路穿越了25座雪山和数百条河流,由驼工和解放军战士组成的筑路大军,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当时用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奇迹。

  下篇决战荒原

  86岁的民勤驼工姚明宗退休后住在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院内职工住宅楼内的一间单元房中,可他每天都要回老家坐一坐。姚明宗的老家是一间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坯房,木质的门窗斑驳开裂,裸露的椽梁扭曲变形,可就是这样的老房子,珍藏了姚明宗和整整一代驼工的记忆。

  

  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5年2月24日,中央批准撤销西藏运输总队,完成筑路任务的700多名驼工和7444峰骆驼转业地方,于当年6月创办了国营青海柴达木骆驼场,这是共和国的第一个国营驼场。

  “西藏运输总队副队长张子林脱下军装,成为骆驼场的第一任场长。”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海珠说。

  当时的骆驼场管辖着东到茶卡,西到新疆阿拉尔,北到大柴旦,南到香日德方圆2000平方公里的草场,总场没过多久就从香日德迁到莫河,因为这个缘故,柴达木骆驼场一直被俗称为莫河驼场。

  新中国成立前,莫河驼场的所在地原有一个茶卡骆驼选育场,选育场的骆驼主要负责茶卡盐湖食盐外运。茶卡骆驼选育场的条件十分简陋。

  为了在莫河扎下根,苦中作乐的驼工在荒原深处的小河边开挖窑洞,创办了莫河驼场的第一个定居点。

  小河是一条季节河,冬季的草原上,裸露的河床枯寂萧索,小河两岸,一孔孔窑洞述说着一个时代的艰辛,也述说着第一代莫河人创业的激情。

  “驼场当年主要担负省内物资的运输任务。”韦海珠说。

  我们找到了一份1964年柴达木骆驼场运送物资的清单,从这份清单中,我们依稀能感受得到莫河驼场曾经为柴达木开发做出的贡献。

  这一年,柴达木骆驼场1400余峰骆驼向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运送物资总量达到1470余万斤;

  这一年,莫河驼场300余峰骆驼参与了海西部分地区的抗雪救灾工作;

  这一年,莫河驼场200峰骆驼支援了青海草原勘测工作;

  这一年,莫河驼场100余峰骆驼为乌兰县各建设单位运输木料400立方米;这一年,激情澎湃,热血如歌…… 1955年,姚明宗由甘肃民勤招工来到莫河驼场时只有20岁。“到了骆驼场,我才认识了李得瑜、唐刚年,听他们讲了很多当年往西藏运粮和修建青藏公路的故事,内心十分感动,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姚明宗说。

  1955年,上千名地质队员被派进柴达木盆地,开始地质勘探,骆驼是地质队依赖的交通工具,姚明宗和民勤驼工开始了新时代的远征。

  “1955年到1959年,是柴达木开发的高峰期,短短四年的时间里,莫河驼场先后派出4000峰骆驼,为地勘单位拉运人员和物资,正是莫河驼场驼工们的奉献和付出,才创造了柴达木开拓史上的辉煌一页,驼工们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柴达木的角角落落。”韦海珠说。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