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红色驼行(三)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李皓 王十梅
发布时间: 2021-06-23 08:48:26
编辑: 布英吉力格

  本报记者李皓王十梅

  莫河驼场历史博物馆珍藏着十余封首批进驻柴达木盆地的地勘部门向莫河驼场申请骆驼的信函,见证莫河驼场对柴达木开发的贡献。

  “有一次我们牵着骆驼给地勘队送物资,途中经过一条河,河水很大,没办法,驼工们便在身上捆上绳子,先游过河,再把骆驼一峰峰牵过去,只有人先过去了,才敢让骆驼过去,骆驼是国家的财产,不能有半点闪失。”姚明宗说。“我们这代驼工岁数大了,腿脚大多有病,都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驼工精神被莫河人传承发扬,他们在草原深处创造了新时代的辉煌。

  在莫河驼场写给有关部门的报告中,我们找到这样一组数据:1962年,莫河驼场人均为国家创造利润18.8元;1963年,莫河驼场人均为国家创造利润达到417.4元,到了1964年,在驼运任务骤减的情况下,莫河驼场人均为国家创造利润仍然达到了56元……新时期的莫河驼场,更是走上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豪迈之路。

  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莫河驼场礼堂。本报记者李皓摄

  文物见证红色莫河

  2018年的一天,莫河驼场在清理一间坍塌了的库房时,意外发现几箱珍贵档案,其中一个箱子里,珍藏着一张1951年绘制的进藏路线图和三张1953年绘制的三次进藏路线图。

  “1953年绘制的地图是研究解放军进藏的珍贵史料。”莫河驼场历史博物馆张存虎馆长说。

  与地图一起被发现的还有二次进藏采购清单等一批珍贵文物。

  尘封的记忆被再次唤醒,莫河人意识到这批文物的价值,一场征集文物的活动在莫河驼场展开。

  一位老驼工的后代送来了1951年他的父亲随军解放西藏时带到拉萨的国旗。

  “这面国旗是第一次飘扬在青藏高原的众多国旗中的一面。”张存虎说。

  另一位驼工后代送来了一只1951年驼工进藏时头驼悬挂的驼铃。

  “骆驼有跟着头驼走的习性,只要能听到驼铃声,即便是刮风下雨看不到路况,驼队也不会走散,如今这只驼铃已成为了驼工精神的象征。”韦海珠说。

  莫河驼场还发现了一辆带有刹车装置的木车,老驼工回忆,这辆木车是修建青藏公路前夕,彭德怀元帅特批在兰州制作的,它曾伴随着青藏公路西藏运输总队的先遣队,完成了对青藏公路的勘测。

  老驼工杨春芳的后代,特意送来了一张老人与慕生忠将军的合影。老人曾在1951年和1953年先后两次进藏。

  上世纪90年代,退休后的杨春芳去兰州看望慕生忠将军,为老领导送去了莫河驼场全体职工的问候,慕生忠将军亲切勉励驼场职工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并与杨春芳合影留念。

  在回溯莫河驼场的风雨历程时,莫河人发现,红色的基因,在莫河,熠熠生辉。

  据了解,创建了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双树村党支部的胡成海于1963年6月到1975年5月期间,曾在莫河驼场驼二队担任队长。

  1966年,跟随王震部队由新入藏的原阿里专员公署第一任专员、西藏自治区原农牧厅厅长、青海籍党员土化瑛来到莫河驼场,担任副场长;

  他们是驼工精神的弘扬者,更是新时期莫河精神的塑造者。

  据统计,目前莫河驼场已发现驼工窑洞、早期青藏公路等多处红色遗址和一百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6件,一般文物6件,是目前省内乃至国内收集保存与进藏驼工有关文物最多的单位之一。

  1953年,完成青藏公路勘测的胶轮木车。(资料图片)

  

  尾声

  今天的莫河驼场,老一代驼工种下的白杨已蔚然成林,驼场一排排建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驼工宿舍和高大的礼堂被人们特意保留了下来,古旧的建筑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也见证着莫河人光荣的历史。因为莫河驼场的大部分职工都来自民勤,民勤话至今仍是莫河驼场的“官话”,淳朴的乡音,饱含着民勤驼工离乡背井奉献高原的艰辛。

  “今天的我们缅怀父辈创业的历程,既是表达对驼工精神的敬仰,更是要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坚定未来发展的信心。”韦海珠说。莫河驼场虽然几经易名,可驼工精神被一代代莫河人继承发扬,鲜活如昨。

上世纪50年代,地质勘探队进入柴达木盆地。

  精神的旗帜

  举凡伟大的事业,必有坚定的信念做基石,必有强韧的精神为引领,也必需要以不屈的意志做保障,要用无私的奉献去实践。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高寒的气候、复杂的地形、恶劣的环境、漫长的征途是大自然为进藏驼工设置的重重障碍和严峻挑战。

  史籍显示,从1951年到1954年,数千名驼工不仅完成了三次进藏的重任,还成为了青藏公路修建的主力军,在高原之巅创造了令世人震撼的奇迹。

  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共有八万峰壮驼,有七万峰倒毙在了三次进藏的路上;1953年,驼工一共向西藏运粮四百万斤,驼工们每运送五袋面粉,就要损失一峰骆驼,牺牲在运粮路上的驼工,更是数以百计,其状可感,其情当歌!

  记忆佐证,数千名驼工,不仅完成了运送物资的历史任务,还实现了一种精神的塑造。一名驼工在日记中写道:“跟党走,听党话,誓把粮食运到西藏。”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远征西藏的驼工化冰雪为力量,开启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让五星红旗在雪域高原迎风飘扬。

  1955年,进藏驼工转业莫河驼场,他们来不及掸去肩头的风霜,缓一下疲惫的身躯,便投身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大业中。

  从1955年到1959年,莫河驼场协助地勘单位完成了对柴达木盆地的勘探。随后,他们奔赴荒原,开荒种田,用汗水浇灌希望,将热血抛洒未来,有效缓解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困境,完成了柴达木精神的时代演绎。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是青海人民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贞的真实体现,是青海人民对时代诉求的深情回应,是共产党人理想和信念的积淀。

  对党的忠贞是我们的事业一往无前的保障,事实证明,只有保有这样的忠贞,我们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只有坚定这样的忠贞,时代的风云中,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考验。

  柴达木精神更是“五个特别”精神和新青海精神的凝聚和展现。

  严酷的自然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不仅让羸弱显形,更能铸炼勇者的意志。高原不老,青海常青,每一位奉献高原的勇者,都有奋发的勇气和创业的意志,都是“五个特别”精神和新青海精神的坚定践行者。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进入更加广阔的世界时空,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光辉指引。

  继往开来,不负时代。今天的我们追寻驼工精神,重温驼工精神,就是想从这种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永将铭记,岁月已然证明,驼工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青藏高原创造的伟大的精神财富,是飘扬在高原上空的一面红色的旗帜。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