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 柴达木日报
作者: 李淑娟
发布时间: 2021-07-28 09:07:49
编辑: 沈高洁

造福民生砥砺前行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

  海西新闻网讯(柴达木日报记者李淑娟)“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调研时的这段重要讲话,在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办事处建设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林慧珍心中扎下了根。“作为社区干部,一定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服务好居民,让居民满意。”

  “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服务好居民,让居民满意。”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

  “以前的社区不太好开展工作。”林慧珍告诉记者,建设路辖区面积0.7平方公里,12名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辖区内2812户、8213人,是一个有蒙古、藏、回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的社区。

  社区工作人员少,管理难度大,是社区最大的难题。为了做好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的“连心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站”,城市基层工作的“稳压器”,建设路社区认清形势,紧跟形势,创新工作模式,做好社区工作。

  “只有12名工作人员,要完全服务好8000多名居民是很难做到的,就拿每月定期入户调查来说,以前靠自己要两个半月,而自从社区创新‘党建+民族团结’工作方式,这些制约社区提升服务水平、效率的‘瓶颈’迎刃而解。”林慧珍说。

  如今,建设路社区有34家援建单位、80名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员,把他们请进社区,既可以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又有了“专家”专门进行普法宣传、民族团结宣讲等政策的宣讲,增加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交流。

  此外,建设路社区还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理念,采取工作需求和服务互补的方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在职党员+共驻共建”模式,成立社区共驻共建党建协调委员会,做到大事共商、要事共决、难事共办,整合党员、民警、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把民族团结工作的网络延伸到网格内,解决了柴达木广场居民上厕所难、新世纪16号楼供暖不热等问题,志愿服务巡逻出动100余人次,服务群众200余次,每名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筑牢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

  社区居委会最亮眼的是楼道里一幅幅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团结和睦的照片,看着这些照片,仿佛触摸到了民族团结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的轨迹。边看着图片,边往里走,向社区里面走去,小半个足球场大小的百姓议事厅里分布着文史陈列馆、退役军人服务站、科普宣传区等,错落有致。“文史陈列馆里的好多东西都是旧物件、旧照片和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德令哈市政协委员和社区居民捐赠的,很有意义。”林慧珍说。

  社区就像是个大家庭,而这些物品就像是一个见证,激励着我们忆苦思甜,向着高品质生活不断迈进。或许是多年来生活变化的感悟,或许是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贺菊帮老人也把自己珍藏的几个老物件捐给了社区。

  年逾八旬的贺菊帮喜欢住在社区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里,“这里时不时有好看的节目,伙食好,把老人照顾得很好,就像自己家一样,幸福甜蜜。”贺菊帮说。

  如今的建设路社区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老人不再担心养老问题,邻里矛盾纠纷少了,大家共聚一堂齐心话幸福的场景越来越多了。

  对于之后的工作,林慧珍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我深刻意识到社区治理责任重大,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要继续做好服务工作,为创建和谐、团结、互助、温暖的社区努力,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