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青海日报》从野生动物摄影师 到生态摄影师 “祁连山——我们的家园”2021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记者媒体行活动见闻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张子涵
发布时间: 2021-09-23 09:28:02
编辑: 布英吉力格

  本报实习记者张子涵

  9月15日下午,行车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我们见到了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席签约摄影师、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副会长鲍永清,一场从摄影到生态文明的对话就此展开。

  “自从在祁连山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天峻县和周边几个县乡的生态环境改善不少,我们野生动物摄影师深有体会。”鲍永清说。

  据了解,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各县乡管理分局着力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畅通、生态保护规范、保护能力提升,多措并举让生态文明成果落在实处。

  “现在生态环境好了,拍野生动物不像以前要跑几百公里,在离县城几十公里就可以拍到像雪豹、藏狐、赤狐、旱獭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了。”鲍永清在提到野生动物时如数家珍。“我们经常拍摄野生动物和当地牧民也比较熟悉,如果牧民发现哪里有野生动物需要救助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与鲍永清同行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李应平说。

  在当地牧民的观念中是不会伤害动物的,自从试点建立以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的各级管护团队也加强了对当地牧民生态理念的宣讲,老乡们的观念已经从“不伤害”转变为“主动保护”。

  “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是老乡们共同的愿望。”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片区天峻县分局副局长李绩龙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救助了一窝旱獭宝宝,当时我们在跟踪拍摄一窝旱獭,那一家旱獭几乎没有了食物来源,我们几个摄影师决定轮流照顾那一窝旱獭,每隔两三天就会带点食物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再依靠旱獭父母捕猎,就这样我们坚持了四十多天,那一窝旱獭宝宝也安稳地度过了困难。”

  “小小的故事却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好的剪影。”鲍永清将他的生态理念与摄影理念有机融合,靠得不仅仅是对野生动物的喜爱,更是对生态环境负责任的态度,从野生动物身上获取“动物智慧”,让生态共享“动物方案”。

  登高远眺,天地茫茫。敬自然之雄伟,叹生灵之奇妙。让生态走在前列,让环境引领发展。当生态理念深入人心,鲍永清又背起他的相机,在摄影和救助之间穿梭。

  此时,我们也深感每一个人都应担起国之大者的责任,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守护者和传承人。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柴达木文学艺术网
柴达木摄影网
西宁网
玉树新闻网
海东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