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冷湖 | 大柴旦 | 茫崖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 柴达木日报
作者: 吴婷婷
发布时间: 2022-05-16 09:26:56
编辑: 沈高洁

  海西新闻网讯(文/图柴达木日报记者吴婷婷)一缕阳光可胜万里寒霜,一份温暖可润千户弱残。身有残疾,但他们一直感受爱的呵护;生活不便,但隐形的翅膀帮助他们翱翔……一项项优惠政策、一次次助残活动、一个个扶残项目,犹如冬日暖阳照进残疾朋友的心灵,不断提升我州残疾朋友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复”出一份爱

  我州紧扣残疾朋友生产生活和发展需求,把残疾朋友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系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用爱为他们撑起一片天。“去年,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完成残疾人生活救助、康复医疗、就业等方面1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有效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努力推动全州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州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生银说,“今年,我们将切实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我州聚集残疾朋友需求,让精准康复有广度;播撒爱的阳光,让儿童康复有温度。

  她坚持给孩子做康复训练,从一开始的站立到可以独立行走,孩子的进步给一家人带来了希望。“宝贝,你真棒!再多走几步,给妈妈看看……”这是2019年9月10日,这一天李女士的孩子可以独立行走了,这也让她喜出望外。2009年,李女士的孩子因为早产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瘫,出生后便一直不能独立行走,2017年,她带着带孩子在德令哈市残联开始做康复治疗。“你都不知道,孩子可以独立行走从几步到几十步,到后来的几百米,得付出多少努力。”她激动地说,“看着孩子能在平地里行走,我真的非常开心,非常感谢残联和康复中心的老师们辛苦的付出,希望残联一直能帮助到这样的孩子们,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康复。”

  康复,也让李永华看到了健康的希望。在州人民医院的海西州残联康复中心,她正在给腿部做康复锻炼,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多年,导致股骨头坏死,3年前,她开始坚持做康复理疗和打针吃药。“你看,我现在可以靠拐杖慢慢走路了,出去外面我就坐轮椅,以前啊,根本一步路都走不成。”她高兴地说,“通过这几年的锻炼,我的腿也好多了,肌肉也不是那么萎缩了,我要加强锻炼,我的身体也会更好。”

  爱的阳光,正温暖着海西的每一寸土地;爱的力量,传递在海西的每一个角落。

“托”起一片天

  走进德令哈惠然家庭农场,负责人苏桂玲正在忙着给鸡喂食。2015年,她开始养殖,农场里养了鸡、羊、兔子和猪。2021年12月,德令哈市残联把她申请养殖用的13600元启动资金打到她卡上,资金到位后,苏桂玲就购买了饲料,憧憬着如何更好地发展……“只要遇到什么困难,就找残联,他们都能及时给予解决,残联有求必应,真的就是我们的娘家人。”她说,“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我要把养殖场做好,我还想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我可以教他们养殖技术,还可以免费给他们提供兔子养殖,给社会也减轻负担。”

  “我去上班啦!”每天早上8时,卓玛才旦和一起住在都兰县托养中心的哥哥打招呼后,便高兴地上班去了。身患智力残疾的他,在2021年入驻了都兰县残联托养中心,解决了他们每天的吃住问题,他和哥哥很是开心。今年3月18日,都兰县托养中心和都兰塔克森汽服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辅助性就业合作协议,这让卓玛才旦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一名洗车工。“今天干得怎么样?”“很开心啊!”下午6时30分,他一路笑着回到托养中心。他说:“马上就到一个月咯!我可以领工资啦!每天去上班,我好开心啊,有活干了,还有工资可以领,美得很。”

  “因人施策”式的助残服务,惠残政策的落实落地,为全州残疾事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送”上一丝希望

  他们是折翼的天使,因患残疾,而无法实现上学梦;他们是人民的教师,为爱送教上门,托起了折翼的翅膀。送教上门,为他们送去有效的康复技能,送去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送教上门”,送教老师把温暖送进残疾孩子及家人的心里。德令哈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干部马程程介绍,起初,给德令哈市尕海镇小学李同学的送教工作开展的并非很顺利,他长期在外地进行康复治疗,学校多次沟通均被告知暂无回德打算,但学校领导和教师并没有就此将送教工作搁置,仍然坚持电话回访和向其家长宣传送教上门政策。在学校坚持努力之下,2021年,李同学在康复治疗结束后,回到尕海镇小学积极配合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马程程说:“学校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发现他保有较好的受教育能力,如今,他已成为尕海镇小学一名二年级的随班就读学生。”这也充分体现了德令哈市教育系统形成的统筹推进,普送结合的特殊教育工作体系,对每一名残疾儿童都按需施教,让每一名残疾儿童有学可上。

  每年秋季开学前,都兰县教育和科技局积极与残联对接适龄残疾儿童信息,达到入学年龄的残疾儿童,按户籍地划分学校接收残疾儿童入学,适合随班的随班就读,不适合随班的送教上门,保证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目前,都兰县已基本实现‘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对丧失教育能力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我们采用送关爱的方式。”局教育科干事徐登亮说,“都兰第一小学送教学生拉措(化名),通过教师两年多的上门送教,她从最初的怕羞、胆小,到现在的乐观、热情,也能进行简单的阅读和绘画和认识颜色。现在认识一、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简单的生字,能阅读简单的课文,能唱几首简单的歌曲,能和老师有普通话进行一些交流,送教效果明显。”

  “老师,下次您还来吗?我又学会了新字和歌曲……”每次送教是拉毛才让最开心的时间,她早早在大门口等待迎接老师,送教结束后,她依依不舍地将老师送到门口,期盼下次老师再来。

  回首过去,全州残疾人事业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憧憬未来,残疾人事业前景光明,大有作为。在一项项惠民利民的政策下,在一次次精准有效的帮扶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下,全州残疾人正通过自身努力,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海西州政务网
西宁网
海东新闻网
海南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玉树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黄南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