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新闻网讯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奋斗方向。作为全州文体旅游广电部门负责人,我将从三个维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动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工作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坚定文化自信,让习近平文化思想更有“温度”。作为一名文旅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政治自觉和精神追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过程。“学而不思则罔”,“学”与“思”若“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要将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真信笃行,以党的先进理论为指引,在宣传工作中找准民意需求的“小切口”,促成改革发展的“大变化”。要让脑子“转起来、活起来”,不断提高学思践悟、学用转化能力,从小处着眼、细处下手、难处发力,扩展思维广度和思考深度,在“解民忧、聚民心、兴文化、促发展”中展现能力担当和才华智慧,为创造出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解决新矛盾新难题新挑战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筑牢文化根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热度”。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挖掘海西州历史文化资源,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提供更加丰富、更有营养、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加强考古发掘研究,加大文物、古籍等保护利用力度,依托“文化和自然宣传日”“非遗工作室”等,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和宣传,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让非遗绽放迷人的时代光彩。擦亮文化惠民“优”的品牌,深化“农家书屋+”工程,全面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心组织柴达木文化旅游节、“那达慕”“智阁鲁如”等民族节庆活动;策划“激情穿越柴达木”、打造机车挑战赛、国际攀岩赛、国际拳击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八百里流沙”等高原极限挑战赛事,不断增强海西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肩负文化担当,让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有新度”。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带动,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丰富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通过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开发“旅游+”关联旅游产品、推出更多惠民举措等方式,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同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充分依托“青洽会”、文旅推介会等平台,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推动文化繁荣,推出更多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我们必须及时跟进,不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动全州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