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大柴旦 | 茫崖
持之以恒构筑防沙治沙绿色屏障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戴美玲
发布时间:2024-06-27 10:53:10
编辑:布英吉力格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夏日哈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一株株杨柳科树种迎风矗立,将昔日裸露的沙丘牢牢“锁”住,远处一簇簇梭梭、沙蒿、柠条等灌木绿意盎然,草方格沙障接连成片延展到沙漠腹地。经过近30年不懈努力,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由1995年的3.88%提高到现在的5.14%,一道绿色构筑的屏障成为阻挡风沙的有力“武器”。

  无独有偶,贵南县创新采取“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工作措施,共治理沙漠化土地14万公顷。共和县沙珠玉乡经过40多年艰苦奋战,成为青海省乃至全国高寒干旱沙区治沙防沙示范样板之一,其治沙项目也成为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防沙治沙的标志性项目。“一意见两方案”的出台,“2+1+12+N”防沙治沙总体布局,“光伏+治沙”发展模式,推动清洁能源与防沙治沙融合发展……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清晰呈现出青海防沙治沙的全貌。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青海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下降”。

  这一明显的逆转,凸显了青海坚持生态强省、多年持续艰苦奋战,构筑防沙治沙绿色屏障的重大担当;同时也彰显了青海作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风沙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全省上下不懈奋斗,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认识到,青海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防沙治沙工作目前仍然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推进荒漠化治理任重道远。

  全省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推进会指出,防沙治沙工作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要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按照省委“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要求,把防沙治沙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进一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当前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我们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突出重点治理,遵循自然规律,树立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科学布局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任务。我们应更加明确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使命担当,突出苦干实干精神,推进新时代防沙治沙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应因地制宜,传承和丰富沙珠玉治沙经验,将工程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用精准的治理措施不断提升防沙治沙整体成效。提高林草管护意识,更好发挥生态管护员作用,抓牢抓实草畜平衡工作,严防工程项目建设破坏林草资源,做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护,勠力同心让新时代防沙治沙的宏伟蓝图在青藏高原变成美好现实。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西宁网
海东政务网
海南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玉树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黄南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
青ICP备20000378号-1